Friday, November 27, 2009

勤記粉麵廠

中環卑利街15號

  雲吞麵、鳯凰麵、全蛋魚蓉麵、全蛋瑤柱蝦子麵、全蛋雞蓉蝦子麵、羅漢素麵…張生只想「多見他們幾面」。他說:「有客人欣賞,我就開心!」養妻活兒,以麵會友,是張生數十年來造麵的推動力。

  「勤記粉麵廠」開業60年,以前因為樓宇清拆從結志街搬到卑利街,現在又輪到政府大規模重建卑利街,只剩下半條街的商戶不受影響,張生剛好是其中一位「幸運兒」。張太說:「我也希望這裏會重建,以我們40年的租齡來計,政府收購起碼賠二百幾萬!很多街坊都搬走了,門市的生意越來越難做,通常是附近寫字樓的熟客在中午來買麵,但夜市和星期日的生意則很少。」昔日卑利街熙來攘往的情景難以重現,原來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改變不少。據張生解釋,當年賣麵有分淡旺季,夏天天氣熱,較少人會選擇在大牌檔吃麵,而冬天的生意卻相反地興旺,尤其是過年時,小朋友有錢便會多吃一碗麵。他說:「潮流不同了,人們大熱天也會吃火鍋,有冷氣嘛!麵食是人類的基本需要,不會被淘汰的,若我退休不做,一百年後都會有人做。不過,以前的人在食方面不會太挑剔,現在則講究健康。」

  張生是潮洲汕頭人,十歲開始造麵。「舊時鄉下的生活貧困,由政府按時分發麵粉和米糧,家裏替人家將麵粉加工,用手搓成麵,一斤麵粉掙得兩毛錢。」他娓娓道來:「我十七歳來港,做了茶樓幾年,便幫姨丈的「勤記粉麵廠」打工,後來才接手店舖來做。」以前的「勤記」曾僱用十多名伙記,除了造麵和河粉師傅,還有會計和其他員工,張生則負責拉生意。後來老師傅陸續退休,最後變成今天「男主內、女主外」的夫妻檔。張太補充說:「聘請伙記會很勞氣,他們心情的好與壞都直接影響出品。現在由他一個人來打理,易於控制造麵的質量。過年時的生意比較忙,子女會過來幫手。做這行太辛苦了,子女各有發展,我們也不打算讓他們來繼承。」




   




   現今,大部分的粉麵產品都是由機器製造,步驟看似簡單,但造麵師傅少一點兒經驗和力氣都不行。首先是將所用的材料放入機器內拌勻,再由另一部機器搓成塊狀的麵糰,然後就可將麵糰壓打成不同厚薄的麵皮,最後是切割麵條。至於不同麵類的做法,各有差異,例如上海掛麵是將麵條掛在天花板自然風乾,需時數天,視天氣而定,最後切成小段和包裝;而蝦子麵則需經過蒸煮和烘焙的工序至麵條完全脫水才可,約需一至兩天。
 
  不同的麵配以獨特的材料來製造,帶出不同的口味;麵的粗幼軟韌不一,有圓也有扁,突出不同的質感;熱食或冷吃、清湯或乾炒,滿足不同的喜好;唯一相同的是全部經過造麵師傅的悉心炮製。張生每天一大早開始造麵,數量逾百斤之多。張生沒有「天書」,只憑經驗來調整材料的份量;也沒有秘方,只求用最好的材料製造最新鮮的麵食。他雖然年過六十,卻練得一身好力氣,粗重工夫應付自如,只是造麵工作繁多,有時坐下來即會睡著,連孫兒也會好奇地問爺爺為何在家裏常常打瞌睡!張生強調:「天天如常,我從來不覺得工作辛苦,最緊要客人滿意,我便開心了。」敬業與樂業,豈不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?

  傳統的生意之道,在乎真誠友善的服務態度,或許現在只能在街坊老店才會看到!張生談笑風生,張太平易近人,對客人的提問都會悉心解答,也會向他們介紹不同麵類的烹調和貯存方法。
  他們堅持節儉和環保的原則,包括製造份量適中的麵餅,以免老人家吃不下造成浪費。其次是善用剩餘的材料,新鮮的雲吞皮碎或麵碎會重新搓成麵糰,再製造其他麵類,而風乾了或熟了的麵碎則會留給自家食用。張生笑說:「一粒米三滴汗,在那裏已經有很多滴汗了。」還有是將麵粉袋循環再用,若是紙製的麵粉袋,內層的紙張可用來包裝雲吞皮,而布製的麵粉袋洗滌後適合用來搾豆漿,舊了更可當抺布,一物多用,心思細密,值得我們學習。

  廣東雲吞皮、上海雲吞皮、上海麵、上海掛麵…客人只想「見多他們幾面」。張太說:「有街坊叫他不要退休呢!」客人所回味的是「勤記」用心造麵的滋味,而我們更珍而重之的是街坊老店「餚製」了數十年的人情味。

Tuesday, November 24, 2009

秋記扎作

中環伊利近街14號E地下

  農曆七月二十四日(2009年9月12日)是中區三十間街坊盂蘭勝會,陳伯一早便提著大士王的下半身到會場佈置,看熱鬧的我們趕緊上前幫忙。當天早上仍下著雨,我們在搬運其他組件時都份外留神,以免雨水弄壞陳伯這個月來的心血。陳伯說:「因為是街坊,我幫他們造紙紥公仔已經四、五十年,每年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。那會有圖樣看?按大約的呎吋來紥便是了。」全套紙紥祭品有二十多件,包括旙燈六串、龍位一個、紅馬一隻、旙神六個、鬼卒四個、財神一位、土地一位、城隍一位、判官一位和大士一位。陳伯所紥製的大士王是廣府樣式,臉是藍色的,身高有十多呎,他會預先紥好身體各部分,以便分開貯藏在店內,再在盂蘭勝會前一、兩天合併成上、下半身,最後在當天把整個大士王豎立起來,並在其胸堂放上觀音像即可。陳伯經驗老到,不到兩三下功夫便巧妙的把其他的紙紥公仔安放在鴨巴旬街上,完全沒有受到斜坡的影響。













  開業逾七十年的「秋記扎作」,去年底因為業主收樓,從士丹頓街搬到伊利近街,舖頭的面積比以前的小,租金卻貴了數倍。陳太說:「生意很難做下去,很多街坊都搬走了,潮流不興,已經越來越少人會燒街衣,除政府禁止市民隨處燒衣紙外,住在這裏的外國人也會投訴。近年來,在附近的幾條街一律開食肆,但價錢貴,又不適合中國人口味,他們的生意不見得有多好!」

  1935年,陳伯隻身從清遠來港,為了餬口,便在舅父的紙紥舖邊做邊學。那年頭的紥作業十分興旺,除過時過節供應不同的紙紥品,人家的婚、喪等紅白二事以及店舖開業,都會找紥作師傅來佈置場地。當時陳伯四處接散工做,一年到晚忙個不停,後來才從舅父手中接管「秋記扎作」。他說以往的紥作,種類繁多,例如有九呎長的七姐盆,盆內有七姐、牛郎和織女的畫像,色彩繽紛,中心部分有四呎長,用來放胭脂水粉和針線等女孩子喜愛的東西。另外還有機動木偶箱,是一些酒樓、餅家和洋貨公司在中秋節或大減價時,放在櫥窗內招徠顧客用的,講述西遊記、三俠五義和三國演義等故事,如張飛夜戰馬超和三英戰呂布。箱內更設有機關佈局,每個「扯線公」的造型都是悉心設計,因有摩打還會轉動。可惜現在我們只能從粵語長片、博物館或圖片才可看到陳伯所提及的紥作佈置。陳太笑說無論怎樣懇求他,他也不會再造這些玩意了,因為材料不好找、工序複雜和價錢昂貴之故。

  時移俗易,陳伯慨嘆生意大不如前,除了在農曆新年、清明節、盂蘭莭和中秋節較為忙碌,以及九月中旬為印度商會紥製象人神像外,平常日子只可靠門市售賣香燭和衣紙,收入微薄,難以維持每月的基本開支。


他說:「以前過年會幫黃大仙廟紥二、三十支花燈,後來換了人事便被淘汰。現在很多紙紥品都是大陸製造,用機器製的幾十元一個,我用手功便要幾百元!冇所謂啦,我今年已經91歲,一個人也做不了很多,有訂單來便繼續做,到時舖頭加租就退休。」

  陳伯雖然沒有學過美工,但創意無限,以出眾的紥作技巧,每每能滿足不同客人的需求,其中他親手製作的金魚花燈和走馬燈,造型別具特色,深受客人喜愛。從用竹或鐵線紥出框架,然後貼上縐紙或布和其他配件,到畫上圖案和顏色,整個過程一絲不苟,難怪他要花一至兩天才能完成一件紥作。陳太說:「他一向喜歡DIY,以前家境貧困,牀和其他傢具都是自己做。幾十年來,他包辦所有紥作,從來沒有收學徒,做這行很難揾食。如子女所說,今時今日,利用電腦便能賺錢了。」縱使陳伯沒打算將手藝傳授下去,他卻樂於教學生製作傳統燈籠,也喜歡跟別人分享他的紥作生涯。

  「秋記扎作」地方雖小,但貨物井井有條,陳伯和陳太和藹可親,本著忠誠的態度來照顧客人所需,這些不就是街坊老店的傳統特色嗎?有人說,無論紥作是多麼的精美,最後還得經過火的洗禮直至灰飛煙滅,凡人的心意才會傳至天上。那麼,難道我們的一些傳統手藝、街坊老店、甚至是社區情愫,最後因為社會的急速發展而消失,「珍惜」二字才會傳達「上頭」嗎?

Tuesday, November 10, 2009

承傳

  在古代中國,農村社會奉行春秋二祭,一是對社稷之神的「春祈秋報」,二是「慎終追遠」,出於孝道。時移俗易,惟祭禮精神不滅,新界的一些族群仍會進行春秋祭祀,以追念他們的先祖及維繫宗族的認同。

  農曆九月初五(22/10/2009),屏山鄧氏秋祭,其拜祭儀式較為簡化,卻保留了傳統「食山頭」的風俗,意指祭祖後在墓地前即時烹調盆菜,以供村民及嘉賓享用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農曆九月初九及初十(26/10/2009),上水廖氏秋祭,規模相當,除了族人,並有學生組成鳯溪學校廖族學生省墓隊和小型的銀樂團沿途奏樂,頗具氣勢。盆菜宴則於當天下午在鳯溪中學的運動場上舉行,過千的族人、同學及嘉賓聚首一堂,席地而坐,共享佳餚。廖氏族人更視秋祭為「紅事」,即喜慶節日的意思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春秋祭祀,源遠流長,不論是「春祈秋報」、「慎終追遠」、還是秋郊旅行,藉既定的禮俗,讓族人反思孝道、延續宗族文化,以至促進社交聯誼,那何樂而不為?

  我的祖先是誰?答不上。我參加鄧氏和廖氏的秋祭活動,是好奇心所致。 對於「慎終追遠」的傳統習俗,新世代是怎樣面對和傳承?

先祖
燃燒,幻化我們感恩之心;
輕煙一縷,換來你的照耀。






父子
一樣的笑容,一樣的面額,只是年華老去,頭髮灰白了。
以前是你抱著我,現在是我擁著你。
毋懼將來,只知道此時此刻,我愛你!
生命的寫照,盡在不言中。

師生
循規蹈矩,以身作則;
我們來教,你們來學。






子嗣
薪火相傳,任重道遠。
你學懂了嗎?






記錄
舞台的燈亮了,表演者各安其位,各盡其責。
來了忠實觀眾,傳統風俗才得以世代相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