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吞麵、鳯凰麵、全蛋魚蓉麵、全蛋瑤柱蝦子麵、全蛋雞蓉蝦子麵、羅漢素麵…張生只想「多見他們幾面」。他說:「有客人欣賞,我就開心!」養妻活兒,以麵會友,是張生數十年來造麵的推動力。
「勤記粉麵廠」開業60年,以前因為樓宇清拆從結志街搬到卑利街,現在又輪到政府大規模重建卑利街,只剩下半條街的商戶不受影響,張生剛好是其中一位「幸運兒」。張太說:「我也希望這裏會重建,以我們40年的租齡來計,政府收購起碼賠二百幾萬!很多街坊都搬走了,門市的生意越來越難做,通常是附近寫字樓的熟客在中午來買麵,但夜市和星期日的生意則很少。」昔日卑利街熙來攘往的情景難以重現,原來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改變不少。據張生解釋,當年賣麵有分淡旺季,夏天天氣熱,較少人會選擇在大牌檔吃麵,而冬天的生意卻相反地興旺,尤其是過年時,小朋友有錢便會多吃一碗麵。他說:「潮流不同了,人們大熱天也會吃火鍋,有冷氣嘛!麵食是人類的基本需要,不會被淘汰的,若我退休不做,一百年後都會有人做。不過,以前的人在食方面不會太挑剔,現在則講究健康。」
張生是潮洲汕頭人,十歲開始造麵。「舊時鄉下的生活貧困,由政府按時分發麵粉和米糧,家裏替人家將麵粉加工,用手搓成麵,一斤麵粉掙得兩毛錢。」他娓娓道來:「我十七歳來港,做了茶樓幾年,便幫姨丈的「勤記粉麵廠」打工,後來才接手店舖來做。」以前的「勤記」曾僱用十多名伙記,除了造麵和河粉師傅,還有會計和其他員工,張生則負責拉生意。後來老師傅陸續退休,最後變成今天「男主內、女主外」的夫妻檔。張太補充說:「聘請伙記會很勞氣,他們心情的好與壞都直接影響出品。現在由他一個人來打理,易於控制造麵的質量。過年時的生意比較忙,子女會過來幫手。做這行太辛苦了,子女各有發展,我們也不打算讓他們來繼承。」
現今,大部分的粉麵產品都是由機器製造,步驟看似簡單,但造麵師傅少一點兒經驗和力氣都不行。首先是將所用的材料放入機器內拌勻,再由另一部機器搓成塊狀的麵糰,然後就可將麵糰壓打成不同厚薄的麵皮,最後是切割麵條。至於不同麵類的做法,各有差異,例如上海掛麵是將麵條掛在天花板自然風乾,需時數天,視天氣而定,最後切成小段和包裝;而蝦子麵則需經過蒸煮和烘焙的工序至麵條完全脫水才可,約需一至兩天。
不同的麵配以獨特的材料來製造,帶出不同的口味;麵的粗幼軟韌不一,有圓也有扁,突出不同的質感;熱食或冷吃、清湯或乾炒,滿足不同的喜好;唯一相同的是全部經過造麵師傅的悉心炮製。張生每天一大早開始造麵,數量逾百斤之多。張生沒有「天書」,只憑經驗來調整材料的份量;也沒有秘方,只求用最好的材料製造最新鮮的麵食。他雖然年過六十,卻練得一身好力氣,粗重工夫應付自如,只是造麵工作繁多,有時坐下來即會睡著,連孫兒也會好奇地問爺爺為何在家裏常常打瞌睡!張生強調:「天天如常,我從來不覺得工作辛苦,最緊要客人滿意,我便開心了。」敬業與樂業,豈不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