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環伊利近街14號E地下
農曆七月二十四日(2009年9月12日)是中區三十間街坊盂蘭勝會,陳伯一早便提著大士王的下半身到會場佈置,看熱鬧的我們趕緊上前幫忙。當天早上仍下著雨,我們在搬運其他組件時都份外留神,以免雨水弄壞陳伯這個月來的心血。陳伯說:「因為是街坊,我幫他們造紙紥公仔已經四、五十年,每年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。那會有圖樣看?按大約的呎吋來紥便是了。」全套紙紥祭品有二十多件,包括旙燈六串、龍位一個、紅馬一隻、旙神六個、鬼卒四個、財神一位、土地一位、城隍一位、判官一位和大士一位。陳伯所紥製的大士王是廣府樣式,臉是藍色的,身高有十多呎,他會預先紥好身體各部分,以便分開貯藏在店內,再在盂蘭勝會前一、兩天合併成上、下半身,最後在當天把整個大士王豎立起來,並在其胸堂放上觀音像即可。陳伯經驗老到,不到兩三下功夫便巧妙的把其他的紙紥公仔安放在鴨巴旬街上,完全沒有受到斜坡的影響。
開業逾七十年的「秋記扎作」,去年底因為業主收樓,從士丹頓街搬到伊利近街,舖頭的面積比以前的小,租金卻貴了數倍。陳太說:「生意很難做下去,很多街坊都搬走了,潮流不興,已經越來越少人會燒街衣,除政府禁止市民隨處燒衣紙外,住在這裏的外國人也會投訴。近年來,在附近的幾條街一律開食肆,但價錢貴,又不適合中國人口味,他們的生意不見得有多好!」
1935年,陳伯隻身從清遠來港,為了餬口,便在舅父的紙紥舖邊做邊學。那年頭的紥作業十分興旺,除過時過節供應不同的紙紥品,人家的婚、喪等紅白二事以及店舖開業,都會找紥作師傅來佈置場地。當時陳伯四處接散工做,一年到晚忙個不停,後來才從舅父手中接管「秋記扎作」。他說以往的紥作,種類繁多,例如有九呎長的七姐盆,盆內有七姐、牛郎和織女的畫像,色彩繽紛,中心部分有四呎長,用來放胭脂水粉和針線等女孩子喜愛的東西。另外還有機動木偶箱,是一些酒樓、餅家和洋貨公司在中秋節或大減價時,放在櫥窗內招徠顧客用的,講述西遊記、三俠五義和三國演義等故事,如張飛夜戰馬超和三英戰呂布。箱內更設有機關佈局,每個「扯線公」的造型都是悉心設計,因有摩打還會轉動。可惜現在我們只能從粵語長片、博物館或圖片才可看到陳伯所提及的紥作佈置。陳太笑說無論怎樣懇求他,他也不會再造這些玩意了,因為材料不好找、工序複雜和價錢昂貴之故。
時移俗易,陳伯慨嘆生意大不如前,除了在農曆新年、清明節、盂蘭莭和中秋節較為忙碌,以及九月中旬為印度商會紥製象人神像外,平常日子只可靠門市售賣香燭和衣紙,收入微薄,難以維持每月的基本開支。
他說:「以前過年會幫黃大仙廟紥二、三十支花燈,後來換了人事便被淘汰。現在很多紙紥品都是大陸製造,用機器製的幾十元一個,我用手功便要幾百元!冇所謂啦,我今年已經91歲,一個人也做不了很多,有訂單來便繼續做,到時舖頭加租就退休。」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