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December 31, 2009

博物館是什麼?

  
  博物館是甚麼?記得我在研究報告「香港博物館的未來:M+誘發的危與機」的開頭是這樣寫的:

  『詠欣就讀中三,暑假裡老師要學生做一份有關時裝設計的習作。剛好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「黃金時裳:巴黎與倫敦1947至1957年」展覽,媽媽便提議帶她去那裡搜集資料。星期天的早上,一家四口帶著祖父母乘巴士來到香港文化博物館。大家各有所需和所好:弟弟嚷著媽媽帶他去兒童探知館;祖父母選擇參觀「我們的開心果沈殿霞」展覽和粵劇文物館;而喜歡攝影的爸爸陪伴詠欣參觀時裝展覽後,便獨自前往另一專題展廳 -「光影神韻 — 攝影大師陳復禮、簡慶福、黃貴權」;詠欣則寧願逛禮品店。到了集合時間,祖父母已在茶室裡一邊享受茶點,一邊等著他們。午膳過後,一家人離開博物館,順道逛沙田新城市廣場。

  博物館是什麼?是大家共享快樂時光的地方。』

  這就是一個簡單而直接的答案。

  嚴瑞源老師,謝謝你的教導。


  『2009年6月14日的炎熱下午,當旅遊巴士駛到深圳(寶安)勞務工博物館外,我們一行三十四人徐徐下車,通過閘門後向左轉便進入了深圳市第一家“三來一補”企業的上屋發熱綫圈廠──復原展示廳。若想像在以往的日子裡,數千名的勞務工朝氣勃勃、跟工友們有說有笑的走進工廠,上班下班,場面好不熱鬧!不同之處可是他們活在當下,每天為生計而打拼,為社會開發而努力;我們則活在未來,為他們昔日的貢獻和生活點滴寫下見證,重新建構社會性的集體回憶,並從歷史中開啟日後發展的新思維。在導賞員的帶領下,我們參觀了廠景復原展示區,包括1978年、1988年和1996年三種不同的生產綫、勞務工的飯堂和宿舍、以及介紹勞務工30年歷史的主展廳和陳列勞務工藝術作品的臨時展廳。雖然勞務工博物館的規模和設計較為簡樸,但它散佈著濃厚的親切氣氛,或許因為它是屬於社區的,它是「我們」共同締造和擁有的博物館...

  ...我們這次的深圳之旅,參觀了深圳博物館和深圳(寶安)勞務工博物館,兩者的規模和風格截然不同,各有獨特之處,前者的國際級管理和後者的簡樸運作,有著強烈的對比,對我們研究博物館運作有很大的幫助。不過,我十分欣賞勞務工博物館的創建,雖然它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,但它是一處推動平民力量的基地,它代表了勞務工的心聲,也是「我們」的希望!...我們需要國際級的歷史博物館,也需要可以保存集體回憶和屬於「我們」的博物館。』(摘錄:我的考察報告「深圳(寶安)勞務工博物館:一個屬於「我們」的創造」)

  嚴瑞源老師,謝謝你的悉心安排,讓我們有所啟發。


  M+來勢洶洶,但它並非洪水猛獸,有危才有機,正好為現有博物館(香港藝術館、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電影資料館)提供一個重新整合、營造博物館文化的機會,正如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院長Tony Jones所說:『要讓市民感到芝加哥千禧公園是為他們而建的,不是建給他們的。』

  我期望香港將來會有三間或更多屬於我們、為我們而建造的博物館。


  

嚴瑞源老師於2009年11月23日在北京離世。 
  
我們永遠懷念你!

Tuesday, December 22, 2009

牛頭角上邨

 
  一個舊社區的重建,換來另一個被「修整」過的社區。它擁有單一化的生活景象:高聳入雲的樓宇建築、現代化的商店街、以及標榜集體回憶的公共空間。

  牛頭角邨分為上、下邨兩區,上邨的重建以三期進行,工程已分別於 2002 年和 2009 年完成,共有 9 幢 40 層高的大廈,接收原區的拆建戶。據說,此重建計劃是就近年屏風樓問題,首個採用微氣候研究的工程,第二期和第三期並於2007年獲得香港環保建築協會「香港環保建築大奬」。房署也願意接受居民的意見,改動一些屋邨的設施,以求方便傷健人士與長者出入。從環保和以「人」為本的兩方面來看,無疑是值得居民的嘉許。

  以往在狹窄的牛頭角道兩旁是十多層的大廈,現在變成了40層的高廈,可惜街道的寛度仍舊不變。政府及早作出適當的規劃,當牛頭角下邨的重建陸續完成,才可避免造成高密度、高建築的環境問題。而且,區內的人口老化問題嚴重,政府加以照顧長者的生活所需,才會有助他們適應新環境。從環保和以「人」為本的兩方面來看,實在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所需要做的。








 
   重建後的上邨設有兒童遊樂場、長者健身區和一個只有6個商舖的商場。舊時的茶餐廳、士多辦館、糧油雜貨店、中藥房,換來了現代「優質」的生活規格,包括連鎖快餐店、便利店、超級市場、藥房、醫務中心和銀行。以往熱閙的街坊生活與現在乏味的「優化」生活形成了強烈對比,對於佔大多數人口的長者來說,或許就只有藥房和醫務中心來得重要多了!

  此外,建築師特別從下邨收集到的三個貨櫃舊物中,選出部分東西如雕花鐵閘、招牌和傢俬,擺放於以茶餐廳為藍本設計的文物展示區。當我看到一些長者孤獨的坐在那類似茶餐廳的休憩區內,不禁會問那為何不是一間真正營業的茶餐廳?難道社區重建後留下來給老街坊的,就只能夠是一些標榜集體回憶的擺設和相片嗎?不知從何時開始,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的被動化和單一化?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今年的動畫短片展中有一齣日本動畫《高樓》令我印象深刻。故事初頭,觀眾看到一個水上城市,原來是陸地被海水淹沒了。人們為求生存,只好一層又一層的加建房子。有一天,主角老伯為取回丟在下一層房間的東西,惟有穿上潛水衣往下找。在每一層的房間裡,老伯重拾以往不同階段的生活片段。最後,當他到達屋子的最底部,即是他成家立室的時候,他發現了快樂的根源。人生存的力量一切源於大地,透過共同打造的生活,人才可踏實的成長。

  我們住在同一高樓萬丈的城市裡,可又會「有根可尋」?


參考資料:
《牛頭角上邨》,維基百科,見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89%9B%E9%A0%AD%E8%A7%92%E4%B8%8A%E9%82%A8#.E6.A8.93.E5.AE.87

《高樓 Buildings》,上甲智義Tomoyoshi Joko / 5:44 / 日本
香港藝術中心:10月與您置身色彩繽紛的迴旋動漫世界,2009年

Sunday, December 20, 2009

高樓

  
  高樓建築一向是現代城市的標誌,而摩天樓更是國際大都會的徵象。香港是全球最高大樓排名榜的第一位,擁有7,661棟高樓,而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在全球十大最高建築排名榜中排行第七


《全球最高大樓排名(200大)》,全球華人摩天大樓網站,見
http://www.skyscrapers.cn/billboard/skyline.htm

 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,每一幢大廈都渴望「出頭天」,景觀才會廣闊。居民住得越高,他們才能看得越遠,當然樓價會相對的越貴,「高空」已成為我們的奢侈品。豪華住宅通常以「高」見稱,「擎天半島」、「君臨天下」、「曉盧」和「海名軒」等樓宇便超過70層高。除此之外,它們在意象上也要呈現「高人一等」的感覺,例如以高度為名的「擎天半島」、「曉盧Highcliff」、「天比高」、「天匯」、「天壐」、「星河明居」、「星匯居」、「傲雲峰」和「御峰」等,還有以尊貴身份為號召的「君臨天下」、「富甲半山」和「富豪閣」,甚至是仿製其他國際地標如「凱旋門」和「One New York」,以及國家首府的「首都」。另外,地產商為標榜高尚住宅的優質生活環境,更以「日出康城」、「水藍‧天岸」、「峰景大廈」和「海名軒 Harbourfront Landmark」等名稱來顯示無以可比的自然景觀。

  地產商以強權的姿態不斷攫取社會的寶貴資源,先由土地開始,再逐漸將天空、海景和山景私有化。
  

Saturday, December 19, 2009

誰搬走了我的天空?

  
  以前我的工作很忙,回家後便倒頭大睡,身邊事都懶得理會。到現在,我的生活方式已有所改變,但閒時抬頭一看,卻突然發現窗外本來延綿起伏的山景不見了!天空也縮小了!誰搬走了我的天空?

  當然,高樓大廈的出現並非一朝一夕的事,只是我往常沒有好好留意周圍環境的轉變。自以為是理所當然地擁有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失去,叫我不快樂!



我希望能夠改變它......





幸好還可以看到一絲的月亮!



如果變成「士的」糖也不錯!

Merry Christmas!
next week...